幸福其實很簡單? 正向心理學「PERMA幸福五元素」帶你輕鬆獲得幸福感

你今天感受到幸福的情緒了嗎?又或是換個面向來討論,你認為什麼是幸福呢?

受到主管賞識是幸福?得到家人的溫暖擁抱是幸福?還是在忙碌一天後,終於可以靜下來喝杯熱茶享受個人時光是幸福?

PERMA幸福五元素

先讓我們一窺幸福感如何萌芽?

心理學家們認為,在日常生活運轉中,人的情緒、認知與行為會交互影響,且大多數的研究顯示,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是個人基於生活滿意度的一種「主觀」的心理認知感受。早期的心理學研究大多是專注於改善「精神病理學」,比如個體為何會感到憂慮或是罹患心理疾病。直到1998年,美國心理學會主席Martin Seligman為了增進過往傳統心理學對於研究幸福與心理健康促進的不足,正式發表了「正向心理學導論」,Seligman認為正向心理學的核心主題即為「幸福」,透過正向心理介入(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PPIs)將有效增進主觀幸福感。

既然運用心理學的概念詮釋幸福感如何誕生,接下來就讓我們進一步介紹Seligman在Flourish中所提出的PERMA幸福模型吧!經研究顯示,當個體可以妥善掌握以下PERMA五大元素(Positive Emotions、Engagement、Positive Relationships、Meaning、Accomplishment),將能夠大大提升個人幸福感與滿足感。(請馬上筆記下來!)

PERMA
  • Positive Emotions 正向情緒

正向心理學認為,正面情感對於幸福感的形成和維持至關重要。當人們經歷愉悅、喜悅、愛、感激等正面情感時,他們的整體生活滿足感更高。這些情感不僅對心理健康有益,還能夠影響生理過程,如提高免疫系統功能,降低壓力水平。

  • Engagement 流動經驗理論(俗稱心流狀態)

過去多年來,於日常生活中進入到「心流」的狀態,漸漸受到眾人的推崇。由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流動經驗理論強調,在人們完全投入某項活動、全神貫注時,會體驗到一種流動狀態。當個體處於極度專注時,將會沉浸其中並提升效率與創造裡。這種經驗能夠有效提升個體的幸福感,且心流狀態大多出現在個體技能與挑戰相符的情境中,使人感受到時間似乎停滯,全身心投入於活動中的滿足感。

  • Positive Relationships 正向人際關係

正向心理學指出,健康積極的人際關係是幸福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他人建立深厚、積極的關係,分享喜悅和悲傷,能夠提供情感支持和歸屬感,對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產生積極影響。

  • Meaning 意義與目的

你知道平時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努力前進的嗎?正向心理學提到,當人們能夠找到並實現生活的意義,將個人價值觀與行為結合,他們更容易獲得深層次的滿足感和幸福感。而根據Duckworth的研究中提到,意義更可以成為生命之所以得以運行的「目的」,而大多數的目的都較為「利他」。

  • Accomplishment 成就感與自我實現

正向心理學發現,當個體得以了解並發揮獨特優勢完成具有意義的任務時,將感受到極大的成就感,進而觸發個體持續運用強項與美德,於工作、學習和人際關係中取得成功,以期提升幸福感。

綜合上述內容,正向心理學的「PERMA幸福模型理論」提供了多方面的視角,解釋了幸福感如何構成,並給予具體又務實的增進建議,有助於使我們以理性科學的思維,更全面地理解和追求幸福感。看完上述的五大撇步,會不會赫然發現,原先以為抽象飄渺的「幸福感」概念,頓時有個可以一步步實踐的依歸了呢?讓我們一起從生活中簡單又有秩序的行為著手起,呼喚起身體內的美好、快樂因子吧!

PE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