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永續新聞精選回顧|《DIDIRONG LIFE》永續管理師ESG選文

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DEI多元共榮等,E、S、G各類型永續議題漸漸受到全球關注,並且經由各方討論碰撞後,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創新解法。在政治經濟如此快速變動的時代,很開心並慶幸從政府、企業至個人,都學習著利用不同的方式實踐永續,一股穩健且茁壯的綠色世代力量即將在新世代中迸發,謝謝每位好朋友,陪伴著彼此一起走過2023年。

2023年,也是《DIDIRONG LIFE》誕生的一年,透過每週蒐集國內外精選永續新聞與大家分享,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未來,DIDIRONG將會以更多元的內容,掌握最新熱門議題並且擴展主題,和大家共同成長、攜手前進。背著滿載能量且溫暖的行囊,我已經準備好迎接2024年了!

看到這裡的你,準備好一起出發了嗎?
走吧走吧!一起去看沿途美麗的風景吧。

回顧2023年度熱門經典ESG永續新聞:

1. 第二波組織改革終於成功!環保署升格環境部精進氣候治理全面性政策
2. 台灣排碳有價時代宣告來臨,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完成首批碳權交易
3. 不可不知的歐盟碳邊境調整CBAM開始試施行,將針對高碳排產品課徵碳關稅
4. 海葵颱風睽違四年終登陸台灣,「耗水費」問題帶給企業更大壓力
5. 極端氣候發生機率更加劇烈,極冷、極熱顯示地球升溫將造成更多致災性衝擊
6. COP28聯合過氣候大會首日迎接全球嶄新里程碑 損失與損害基金終於達成協議已獲4億美元挹注
7. COP28約120國承諾激增再生能源發電量 英美日公同呼籲2050年前核能發電量提高3倍
8. 「轉型脫離化石燃料」寫入正式決議!透過「全球盤點」精準掌握排碳缺口並規劃相應對策
9. 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拍板通過,我國首創碳權交易所於8月揭牌上路
10. 台灣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勢在必行,櫃買中心推出網站專區提供企業客製化查詢整合服務
2023年度十大永續新聞精選回顧|《DIDIRONG LIFE》整理

1.第二波組織改革終於成功!環保署升格環境部精進氣候治理全面性政策

台灣政府第二波組織改造透過了20多年討論,牽涉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環保署、原能會等六大部會,終於在2023年完成。與環境首當其衝的部會包含,環保署升格環境部、農委會升格農業部,而行政院則是成立自然資源整合治理小組,督促「山林水土」等跨部門保育工作得以順暢運行。環境部首屆部長分別由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和前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接任,不過陳吉仲因受到進口蛋的風波,上任甫不過月餘即請辭。氣候變遷署首任署長蔡玲儀公布最新碳費時程,我國將於2024年初確立碳費費率、2024年盤查碳排、2025年依盤查結果開徵碳費,全台約500多家列管業者將根據盤查結果,於2025年繳交第一筆碳費。

2.台灣排碳有價時代宣告來臨,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完成首批碳權交易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7日正式揭牌,並於12月22日完成首批國際碳權交易,總計27家金控參與,總交易量達8萬8520噸,交易額約80萬美元,其中以金控業者為最大宗的購買者。台灣碳權交易平台具備三大優勢,如採取信託帳戶保障買賣交易雙方的安全、以美元計價接軌國際並協助產業適應國際供應鏈。實踐碳品碳中和與相關ESG需求,並提供中小企業便利取得碳權的合法管道,使企業不用前往海外進行開戶等繁瑣程序,而對外則可以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增加台灣國際品牌的競爭力。

3.不可不知的歐盟碳邊境調整CBAM開始試施行,將針對高碳排產品課徵碳關稅

2023年4月,歐盟理事會通過「減碳 55」立法計畫(Fit for 55)中的多項關鍵立法,其中受到企業相當高關注的主題包括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的最新法案及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U ETS)改革。2023年5月,歐洲議會及歐盟理事會共同簽署 CBAM 法案,正式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首波受管制的六大高碳排產業,凡是產品中包含鋼鐵及其中下游產品、水泥、電力、氫、肥料及鋁等,皆需要向歐盟進口商申報產品碳排放量,並繳交足以抵銷前一年進口產品總碳含量的CBAM憑證。2026年1月起歐盟將依據碳市場價格,正式對進口商品課徵碳關稅。

4.海葵颱風睽違四年終登陸台灣,「耗水費」問題帶給企業更大壓力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紀錄,海葵為自2019年強烈熱帶風暴白鹿後,4年以來第一個以「輕度颱風」或以上強度登陸臺灣的熱帶氣旋。中度颱風海葵9月3日登陸台灣,打破1472天沒有颱風登陸台灣本島的紀錄,二進二出台灣在各地帶來強風豪雨。為了促進節約用水,經濟部於今年2月啟動徵收「耗水費」措施,針對枯水期間(每年11月至隔4月)單月總用水量超過9000度(立方公尺)的用水大戶,超過9000度每度徵收3元,約有2000家企業受到影響。

5.極端氣候發生機率更加劇烈,極冷、極熱顯示地球升溫將造成更多致災性衝擊

隨著地球持續升溫,極端氣候發生異常的機率越來越高,不穩定的氣候帶來比往常更劇烈的反應,令人感到遺憾的傷亡人數與事件數量亦不斷攀升。2023年8月,致命野火肆虐夏威夷毛伊島(Maui)整整兩周,據最新統計已造成至少115人死亡,為美國歷史最嚴重的野火災情之一。全球升溫同樣影響著中、高緯度國家。英國氣象局表示,英國度過1997年以來最溫暖的耶誕夜後,部分地區氣溫預測更是高達14°C,創下新高溫紀錄。然而,極熱極冷氣候異常更加言中,日本受到「冬季型氣壓分布」增強影響,12月起迎來10年來罕見的超強寒流,各地積雪的情況比往年嚴重,造成大雪阻路、近兩千戶民宅停電等災情。

6.COP28聯合過氣候大會首日迎接全球嶄新里程碑 損失與損害基金終於達成協議已獲4億美元挹注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第一天談判即有進展,締約國履行去年COP27承諾,啟動「損失與損害基金(Loss and Damage)」,提供開發中國家超過4.3億美元資金應對氣候變遷,包含主辦國阿聯隨即宣布提供1億美元、歐盟提供約2.5億美元、德國提供1億美元、英國提供5100萬美元、美國1750萬美元、日本1000萬美元等,基金上路前四年,由世界銀行(World Bank)託管。

7.COP28約120國承諾激增再生能源發電量 英美日公同呼籲2050年前核能發電量提高3倍

今年度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頻頻傳來熱門消息,近120國承諾將於2030年使世界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至目前的三倍,如預計大規模部署太陽能、風力、水力發電。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除了二氧化碳排放外,甲烷是第二重要的溫室氣體,如何減少甲烷減排也成為關鍵命題。COP28會議中,佔全球四成產量的石油天然氣企業,共同承諾於2050 年前使公司營運實現脫碳,並抑制甲烷排放量。

8.「轉型脫離化石燃料」寫入正式決議!透過「全球盤點」精準掌握排碳缺口並規劃相應對策

歷史性的時刻不斷出現在2023年度聯合國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中。正式宣告通過全球近200個國家「脫離化石燃料(transitioning away from fossil fuels)」的決議,首次於氣候大會決議中納入化石燃料主題。過去在《巴黎協定》中,全球同意努力將升溫控制在2℃以下,並力求不超過1.5℃,但根據數據統計,全球尚未達到此項目標。雖然在最新的決議中,尚未出現「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具體說法,反而是以較為中性的「轉型」進行陳述(transitioning),但此一決議仍是永續發展歷史中即為重要時刻。為了針對排放量破口進行改善,2023年首度進行「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希望透過盤點精準地掌握並落實減碳行動的方向。

9.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拍板通過,我國首創碳權交易所於8月揭牌上路

被視為「氣候大法」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於2023年度終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成為台灣推進淨零減碳的重要法源。《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前身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法案於2015年公告實施後,成為台灣因應氣候環境治理時的參考法案。此次修法除了調整法案名稱外,更是直接針對碳費徵收、部會歸屬權責、淨零公正轉型等重點議題進行增修條文,直面回應台灣2050淨零排碳目標。而根據氣候法中內容,台灣第一個碳權交易所在8月於高雄成立,未來將提供企業進行碳權交易買賣。首筆國外碳權已在12月開賣,首日吸引台積電、聯電、鴻海、中鋼、長榮海運等27家企業、金控搶購一空,首波售出共8萬8520噸碳權,其中以金控業成為最大買家,交易金額逾80萬美元。

10.台灣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勢在必行,櫃買中心推出網站專區提供企業客製化查詢整合服務

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於2023年6月發布首套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永續揭露準則,內容包括IFRS第S1號「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之一般規定 」及IFRS第S2號「氣候相關揭露」。為成功與國際永續準則規範接軌,金管會隨即發布台灣接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未來企業將直接採用(adoption)方式,分階段適用經金管會認可的IFRS永續揭露準則。為了減緩上市櫃公司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的焦慮,櫃買中心同步推出「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網站資訊包含國接軌架構、IFRS永續揭露準則、宣導專區、實務指引及問答、以及永續知識等5大主題,提供永續資訊的一站式整合服務。其中一大亮點為「新增客製化查詢功能」,上市櫃公司只要輸入公司股票代號,便可以查詢並產製出該公司的路徑圖以及相關須遵循之永續法規政策與揭露時程,協助公司提早進行因應規劃。


2024明年度三大永續亮點搶先看

1.國內碳權交易

隨著碳權交易所將在2023年底進行首筆「國外碳權交易」,針對台灣國內碳權買賣的子法也已出爐。環境部針對「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簡稱碳交易辦法)草案,訂定出三種買賣國內碳權的方式,包含「定價交易、協議交易、拍賣」,預估台灣國內碳權上架買賣時間,最快將於2024年年中施行。

(a)定價交易:賣方於碳交所上架碳權,標明定價、數量後由買方下單

(b)協議交易:碳權未上架,由買賣雙方私下協議交易數量與價金

(c)拍賣:賣方於碳交所公開標售碳權,須上架至少100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減量額度

為了避免國內碳權遭到惡意轉賣,碳交易辦法草案明確規定,國內碳權的買方須是「真實需求」,才能進行碳權購買,即為買家須符合《氣候法》明訂的減量額度四項用途,包含「抵換開發案溫室氣體增量、扣抵碳費、扣除進口產品的排碳差額、抵銷超額排放」,才可進行交易。若是未經由環境部同意便私自仲介或代銷國內碳權,遭依法求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綜合整理台灣目前已公布關於碳權交易相關的重要法規,相關類別如碳權交易的「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草案、攸關碳權核發的「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以及規範開發碳抵換的「溫室氣體增量抵換辦法」。氣候變遷署署長表示,碳權交易的子法內容尚未全面涵蓋,未來將針對碳權交易制定更細項的行政規則。

2.生物多樣性&TNFD重要性提升

氣候變遷造成全球生態系統迅速改變,對世界經濟與供應鏈產生巨大威脅,「生物多樣性」儼然成為國際共同關注的關鍵字。全球重要倡議「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於2023年9月公布正式版Version 1.0,定義了四種自然領域:陸地(Land)、海洋(Ocean)、淡水(Freshwater)、大氣(Atmosphere)。並要求企業組織於管理及投資時,必須確保營運及價值鏈中的自然環境不遭破壞,提供企業一套自然評估方法「LEAP」:定位(Locate)、評價(Evaluate)、評估(Assess)、準備(Prepare)。

隨著TNFD準則內容更臻完善,其重要性勢必將隨之提升。建議企業於預估生物多樣性相關風險時,預估將會受到更強力的揭露要求,針對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與潛在衝擊,企業可以先自行評估營運範疇中可以優化的部分,更進一步攜手供應鏈共同擬訂自然保護與氣候調適政策。

3.GRI改版內容

GRI永續發展報告準則是目前受到企業最為接受的全球標準之一,目的為就永續發展議題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更清晰的溝通議和。自2021年發布重大更新「通用準則」後,GRI近日再次宣布將研擬加入新的「氣候變遷」和「能源轉型」準則細則草案,協助企業透過揭露氣候變遷過度計劃與行動以及規劃能源轉型政策,具體落實企業永續經營。

研議中的「氣候變遷」準則揭露細目包含氣候變遷調適方法、企業減排目標與進展報告、組織價值鏈中溫室氣體清除規劃等。此外,更設立了一組過渡指標,內容包含對於社區、弱勢群體等利害關係人的問責制。

而在「能源轉型」準則中,則是提到組織應揭露如何減少能源消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再生能源的採購方法等。本次改版GRI將明確地要求企業說明氣候行動與《巴黎協定》全球升溫限制在1.5°C內間的關聯。

為了與其他永續發展報告準則保持一致性,GRI正與負責開發ESRS的EFRAG以及ISSB等準則制定機構合作審查,預計將在2024年2月公布初版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