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女兒,必須比其他兄弟姊妹擔負起更多、更重的責任,但即使再累,這間五金行是父親留下來的基業和念想。我心中唯一的念頭,就是希望把它繼續傳承下去。」
合益五金(建材)行第二代傳人陳羿君已然八十有餘,談到父親一手經營的心血時,目光頓時璀璨如星,手舞足蹈地像回到綠群嬌俏的少女時光。
合益五金行位在高雄前鎮,創立於1951年,舊址前鎮街熱鬧非凡、巷窄人多,醫院、戲院、市集一應俱全,鼎盛時期人口滿溢的盛況,連騎單車出入都難以通行。而後經歷了一次搬遷,現今店面位在前鎮渡船頭前方不到一百公尺,新生路與鎮州路的交叉口。藍白色鮮明的大型招牌,實則乘載了三代家族與舊港區的記憶,為當地重要的建材五金七十年老店。
杖朝之年的陳羿君回憶起七十年前的童年歲月。在家排行老大,身後帶著五個妹妹一個弟弟,從小就背負起分擔父母生計的重要角色。曾經在九歲時,一個人、一台生鏽的單車,背著一大箱藥材到菜市場販賣,這份例行公事,直到父親過勞病重,才轉向回家經營五金建材行生意。
「我父親是一位很有遠見、閱歷也很豐富的人。」
陳羿君的父親陳明哲於民國二年出生,九歲時跟隨家人一起從澎湖來台,起初落腳於小港地區,與父親陳如川一起在工廠做傭工。民國十九年,他與叔父坐船回到大陸,曾經擔任過漳州府東昌機船的船員,隔年又在汕頭合和鐵工廠做工。當時潮州府中醫學校正開班授課,但因明哲沒有錢付學費,藉由校長的斡旋幫忙,最終以教授日語作為交換,賺取每月約伍十大圓(當時米價一斗約為五角)維生,一併入學研究中藥及針灸專科。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爆發,陳明哲回台,在二橋山一及三區十七甲居耕農,以種植木瓜、樹薯及甘蔗維生。直至台灣光復,陳明哲才舉家搬至前鎮地區開設中藥店。
(右二為第一代創始人陳明哲,右一為其女兒、第二代接班人陳羿君)
陳羿君笑談著父親曾與她述及的一件趣事。
「在1922年至1940年間,生活十分不易,大多以番薯作為主食,但因為保存環境不夠完善,食物很容易腐壞。因此,每每要煮食番薯時,阿嬤(陳明哲的母親)便會拿出一個大水盆,將要吃的番薯丟進裡頭,並且開始用手攪拌。不久,水面上就會漸漸浮出黑、紅、白三種顏色的菜蟲,蟲的顏色代表成熟程度,抓蟲是他們小時候吃飯前必做的事情之一。」
「我父親當時跟我談論起時,整個臉都還會皺在一起,心有餘悸地調侃著過去辛苦的生活。」陳羿君眼神看著窗外回憶道。
老屋精神 一住就是一輩子
1939年,大女兒陳羿君出生於一棟灰色三層樓透天裡,鋼骨結構、水泥灌漿皆是父親親力親為參與建造而成,「聽母親說,我們家的房子蓋了整整兩年才完工,因為父親覺得一輩子都會住在這,因此,無論是材料還是地基,一定不能偷工減料。所以你看以前蓋的房子都特別堅固耐用,就算是地震來了也不怕。這或許就是老一輩人對於家的情感與堅持吧。」
(圖中為陳明哲妻子鄭嫌)
時代所需 工業起飛
前鎮地區於日治昭和年間已然奠定主要工業系統發展,如1942年,日人所設立的「臺灣製鐵會社」,擁有一座四噸的火車銅電爐和五座二十噸鼓風爐;1939年,「日本旭電化工業會社」,用西門式電解槽製造碱氯,將氯氣供治製鎂工廠,製作軍事上所需的輕金屬;又如1931年設立的「臺灣鐵工所」(光復後稱為高雄機器廠),主要從事製造柴油機、船舶、鍋爐等工業機械。
陳明哲看準光復後政府即將推動工業化改革的趨勢,重工業、拆船、製造、加工、船運等等產業將會隨之興起,便決議與諸位好友於前鎮地區開設工業相關商店,如混泥土、建材、機械五金等等。「合益建材行」便於1951年創立,店名中的「合」象徵著好友們共同創業、相互扶持的精神;「益」則是期許可以一起做「好的事情」,從中賺取金錢,支撐一家生計。
加工出口區經濟起飛 登峰造極
1966年,政府在疏濬高雄港的過程中,將港底挖出的泥沙,填出中島海埔新生地,建立臺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迎來了前鎮最璀璨光輝的流金歲月。因當時勞力低廉,國內外企業投資者紛紛設廠,1969年,前鎮加工出口區外銷事業便有101家,員工多達3500多人,投資總額約為美金一億四千六百二十六萬餘元。陳羿君回憶起當時盛況,「我們最怕上下班時間的人潮,只能用過江之鯽來形容,一台一台的摩托車、腳踏車將整條路堵得水洩不通,當時的商機真的非常可觀。」
合益建材行順勢搭上了時代的列車,乘著經濟起飛的浪潮於前鎮地區站穩腳跟。起初,店內的經營方式開放以簽帳、支票的形式付款,客戶可以先向店內拿取貨品,抑或是由店內送貨到府,接著以綁月的模式,一個月總結帳一次。陳羿君提到「電話來,貨過去」,是小時候很常需要幫忙店內的事情。這種經營方法無疑需要建立在雙方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可到了後來,時常碰到客人拿完貨後便跑路神隱,造成店內十分嚴重的損失。陳明哲眼看損失增加,便更改經營模式,一律以現金方式付款「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此種改變雖讓現金流通增加,不再有欠款的問題,但少了方便性後,客人便開始到別家店進行比價,或多或少損失了一些原有的客源。
黃金二十年 煙花不再
隨著政府政策的改變,工業化時代走入尾聲,潮流漸漸轉至高科技產業,加工出口區已然不似起初備受寵愛。產業型態的轉換,使得前鎮地區公商業漸漸式微,重工業移出、加工區沒落、航運不再繁盛,使得青年人口外移、老化的問題日益嚴重。陳羿君感慨地提到「但這好像也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世代改變啦!前鎮目前剩下最多的就是老人與狗了。」
連鎖百貨的興起,壓縮了傳統雜貨、五金行的銷路,人們漸漸習慣至小北、東急屋等綜合型超市,老店如何延續傳承,成了新生代需要共同省思的議題。合益五金行於2005年從舊址搬遷,起先由陳羿君從台塑退休的丈夫接手,而後大女兒接任,成為第三代接班人,最終以「新合益五金行」的名字重新出發,希望繼續延續祖父輩曾經摩頂放踵、開疆闢土的產業。
「阿珠啊(陳羿君綽號)!你出來運動哦!我等一下去你家找你!」
五金行傳承後,陳羿君空出更多時間積極參與地方事務,如擔任社區巡守隊、支援清潔,抑或是參與社區開辦的書法、畫畫課。自幼在前鎮跑跳成長的她,走在鄰里間,此起彼落的招呼聲從沒有斷過。「這是我住了一輩子的地方,也是我想守護一輩子的地方。爸爸留下來的事業,能做多久是多久,我已經很感謝了。」
「下次再來坐哦!」
陳羿君對著一位熟識的舊客人喊著。語句結束的瞬間,渡船碼頭邊恰好響起了輪船汽笛的聲響,頓時縈繞在夕陽西下,純樸泛黃的街頭巷尾,就好像正是在回應著她的招呼,久久沒有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