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資訊站】身為一位ESG永續管理師,你必須知道的四項重點工作

ESG永續管理師

隨著政府加強監管企業永續作為的力道後,「永續管理師(Sustainability Manager)」儼然成為人力市場中最夯的綠領人才(Green Collar)新興職缺。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全站關於綠領相關工作的數量,平均每月突破六千筆職缺,相較於2017年時多出一倍有餘,相應的永續管理師證照培訓班也相繼開設。然而,永續管理師的真實工作內容究竟為何?就讓本業為永續管理師的DIDIRONG,帶著大家一探究竟吧!

你必須知道ESG永續管理師的四項重點工作:

1.瞻前顧後,展望國際準則趨勢的同時,也須確保符合國內法規

如果我們將企業形容為一整個人來看,企業永續部門及永續管理師的角色,就像是「一雙明亮的眼睛」。這雙眼睛需要隨時辨識出,近期國際社會出現哪些最新的趨勢,比如TIFD(Task Force on Inequality-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即將推出準則指引,或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基金(GBFF)近日成立,代表生物多樣性相關的議題勢必將受到關注等等。即時緊跟國際趨勢,才可以使企業透過「雙眼」,清楚辨識風險與機會,並提前制定出相對應的對策與行動。於此同時,也需要關注國內主管機關如金管會、環保署所公布的法規,符合當地的法令遵守,是企業營運最基本的定錨。

2.企業ESG政策建議與規劃

透過清晰辨識出重要的永續國際議題後,永續管理師便可以依照不同的組別內容評估歸納,進一步向企業提出如何將實際作為,推展至環境(E)、社會(S)、公司治理(G)三大面向。同時以商業策略的角度出發,最重要的關鍵為,將永續ESG與企業核心結合,才有機會開創出與眾不同且專屬企業的藍海市場商機。

ESG永續管理師重點工作

3.永續跨部門專案推動

端看許多永續準則的框架要求,均是需要跨組織跨部門共同參與。以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為例,此準則要求企業透過治理、策略、風險管理與制定指標和目標,達成有效管理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相關風險與機會,同時提供利害關係人更可靠的財務基礎衡量資訊。此時,永續管理師便須跨部門(如財務部門、製造部門、公務部門)蒐集並整合資訊,將各類模擬情境轉化成財務量化指標。因此,大部分的永續專案都可以視為全集團跨部門的整合與推行。

4.撰寫永續報告書,參與國內外永續評鑑如TCSA、DJSI等

最後一項應該會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工作內容之一,多數投資人仍會透過「永續報告書」評估企業的ESG表現,此外,台灣金管會也宣布,2023年起資本額達2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均需要提交永續報告書。因此,撰寫永續報告書也成為永續管理師每年必備的重點工作之一。然而,透過參與評鑑評比,便能更清楚地辨識出企業永續成效的優劣,永續管理師的工作,即為代表公司進行各類問卷填答,目標為清楚揭露組織作為,並進一步取得優異成績。國內知名評鑑獎項有如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或是天下永續公民獎等等;而國際知名的評比問卷如DJSI、CDP、MSCI等等。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永續管理師在企業的定位」

永續的框架廣泛且複雜,而台灣於企業組織中,設立並推行永續部門也是近十年才甫發生,在與眾多利害關係人如跨部門、供應商、大眾、客戶等溝通的過程中,永續管理師這個職位很容易遭到誤解或卡關。然而,DIDIRONG認為,這是因為源於大眾對於企業中的「永續部門」仍然存在著疑惑。這時,「你有多少熱忱」將成為擔任永續管理師這項職缺中的一份重要考驗。

下一篇文章,DIDIRONG將會與大家分享,勝任永續管理師,你所需要具備的「三大硬實力與四項軟實力」,透過更多本職學能的分享,詳細解密這項神秘的綠領新興職業,快跟著我們的步伐一同前進吧!

如何成為永續管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