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對於永續發展議題的關注度逐步提高,企業、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於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的面向重視也逐漸上升。然而,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1月20日再次上任,其政策立場在許多領域上展現出對傳統永續發展觀念的挑戰,尤其是在環境政策和企業永續發展責任的推動。川普政府的各項舉措無疑將對全球ESG風潮帶來顯著的影響,尤其在氣候變遷政策、能源政策以及企業監管層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由DIDIRONG統整的五個永續政策變動重點,一窺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後,對於全球永續發展可能帶來哪些震盪吧!
- 先將DIDIRONG LIFE釘選至標籤頁中吧!隨時關注更多最新的永續文章🌱

始終如一地排斥永續發展,重視化石燃料開採
川普政府的環境政策與前任拜登政府可謂是大相逕庭,拜登政府任內相當積極推動以「巴黎協定」為核心的國際氣候合作及國內可再生能源發展,而川普從大選期間與上任後,均明確表示其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的高度懷疑態度,並強烈主張美國應該「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同時,川普政府高喊著「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將政策焦點轉向重新「促進化石燃料」使用,尤其是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的開採與使用。
美國永續政策變動一:再次退出《巴黎協定》
回望過去,2017年6月,川普於第一次任期中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並稱其為「對美國工作人員的經濟負擔」。此項政策使美國成為全球少數不支持巴黎協定的國家之一,這項決策遭到國際社會和美國企業界的強烈反對。許多大企業如蘋果、谷歌和摩根大通等,選擇繼續支持減排目標並承諾實現淨零排放,直到拜登政府上任後,才宣布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然而,就在全球為了淨零碳排願景攜手努力的關鍵時刻,川普於2025年第二度上任的首日,便宣布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根據報導顯示,川普的這項決策將對全球氣候治理產生劇烈影響,並可能使美國未來的減碳目標更加難以實現。預估美國在2030年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僅會比2005年水平下降24%至40%,遠低於拜登政府所設定的61%至66%的減排目標。
對於ESG投資者來說,川普政府的環境政策變化使得企業面臨更多的政策風險,尤其是在環境合規與永續發展的議題上。在川普政府的政策背景下,許多企業對環境規範的執行力度減弱,可能影響投資者對這些企業的信心,從而改變ESG投資的判斷標準。
美國永續政策變動二:重新支持化石燃料產業
川普政府在能源政策上也明確地表態「支持化石燃料產業」,上任後宣布進入「能源緊急狀態」,並計劃放寬化石燃料與碳排放限制,如縮減《清潔能源計劃》(Clean Power Plan)的範圍,取消對煤炭行業的環境保護措施。他批評拜登政府施政錯誤,導致能源成本過高,承諾進一步提升化石燃料供應,包括開放阿拉斯加等聯邦土地的開採權,以及撤銷沿海石油鑽探和液化天然氣出口禁令。
這項政策確實重新為美國化石燃料產業鋪平道路,短期內對美國化石燃料產業有一定程度的復甦效應,但以長期時間區段來看,將與全球能源轉型趨勢存在相當嚴重的矛盾,加深損害公共健康與國家安全的高度風險。

美國永續政策變動三:電動車與再生能源政策調整
除了退出《巴黎協定》外,川普政府還計劃撤銷電動車購車補貼及相關激勵措施,要求環保署重新審查2032年前對車廠電動車銷售比例要求,同時中止部分地方政策,包括取消州政府針對2035年零排放車輛標準的豁免。更下令暫停聯邦水域離岸風電租賃銷售及所有陸上和離岸風電專案的批准、許可與貸款發放,使得美國在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經受一大重擊。根據美國清潔能源協會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正在開發的離岸風電容量達73GW,但川普的新政策可能會使這些項目受到嚴重阻礙。
美國永續政策變動四:加重反對永續發展與DEI政策
過去在拜登政府任內,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政策獲得了強力推動,許多行政命令和政策均以達成消除系統性歧視為核心,並提升少數族裔及女性在各行各業中的參與度,這些努力被視為對抗社會不平等的重要步驟。
然而,川普上任首日即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全面廢除聯邦政府DEI計畫」,並要求所有負責相關工作的聯邦雇員放有薪假。川普政府認為,DEI政策反向強加了「歧視」措施,並聲稱這些政策對於提升工作場所績效並無實質幫助,強調將根據「績效制度」運作,而非基於種族或性別等因素。
此項新政策引發了民權團體和社會運動者的強烈反對,許多組織表示將全力抵制這些有害政策,並承諾保護少數族裔及LGBTQ+群體的權益,未來可能導致更多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和法律挑戰衝突出現。

美國永續政策變動五:放寬企業永續監管機制
除了環境政策外,川普政府在企業治理(Governance)與社會責任(Social)方面的立場也對ESG永續發展產生了影響。川普政府強烈支持減少企業監管,並推崇自由市場的運作。
川普政府的首要目標之一是減少政府對企業的監管,特別是在金融、環境及勞工法規方面。上任後積極推動減少規模龐大的聯邦政府監管機構,尤其是環保署(EPA)的縮編與規模削減。川普放鬆監管的政策方向使得企業於遵守相關法規和ESG標準時變得更加寬鬆,進而降低企業責任治理與運營的力道。
然而,此項政策的調整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擔憂,許多人認為企業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可能會忽視其在永續發展方面的應盡義務,長期來看將增加企業的不確定性與風險。
川普上任後,全球永續趨勢迎大震盪?
透過分析川普政府上任後馬上簽署的各項行政命令,可以清楚看到其顯著地改變了美國在ESG與永續發展領域的政策走向。川普政府推動的反環境、反監管、反多樣性政策,對全球企業的ESG策略與投資標準造成了挑戰。
世界地球村中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儘管邁入2025年後,全球永續趨勢將面臨嚴峻的威脅與挑戰,但DIDIRONG認為,以長遠來看,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仍然偕著積極的不乏且不可逆地往前走,面對眾多未知的挑戰與阻力,更需要保持強烈的韌性隨時做好準備,從變動中持續團結力量、克服大大小小的矛盾!

你可能也想看:
2024最新全球塑膠公約解析 國際談判破局、台灣續推循序禁用
SAF永續航空燃料是什麼?台灣永續航空政策、永續行動策略全解析!
【永續準則系列】永續與財務的橋樑 SASB準則三大重點超詳解!
【ESG碳系列】台灣國內碳權交易三大重點 交易方式、專案及使用指南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