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國家停看聽】 走進丹麥「Hygge」慢活新哲學

丹麥新港

國名:丹麥(丹麥文:Danmark)

首都:哥本哈根

貨幣:丹麥克郎(DKK)

官方語言:丹麥語

政體:君主立憲制下的議會民主制

  • 人類展指數:0.940(第十名)
  • 吉尼係數:0.273
  • GDP:2022年估計,總計4,060.11億美元。人均69,273美元(第十九名)
  • 與挪威、瑞典和稱為斯堪地那維亞國家,高度經濟發展,為典型福利國家,貧富差距極小
  •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溫和,夏季氣候涼爽

10個關於丹麥永續發展的 #Hashtag

  1. 首都哥本哈根立下2050年碳中和目標,致力成為世界第一個實踐淨零碳排的首都城市
  2.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
  3. 建立稅收支撐的醫療保險系統,每年醫療花費占GDP總額的9.8%
  4. 完全現代化市場經濟體
  5. 擁有高科技農業,現代化小規模企業化工業與寬鬆社福制度
  6. 食品與能源出口大國
  7. 全球最大貂皮生產國
  8. 電子貨幣付款方式普及,如MobilePay
  9. 自行車為日常交通工具之一
  10. 全球知名品牌:馬士基、樂高、Pandora、Ostred(沃旭能源)

丹麥專屬的「Hygge」慢活生活哲學

始終都是全球綠色永續領頭羊的北歐國家之一丹麥,很早就投入溫室氣體減排的戰隊,同時也致力發展國內再生能源。根據近年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指出,丹麥持續穩坐前三名的「最幸福國家寶座」。「Hygge」成為丹麥人實踐永續時的重要生活哲學,意旨創造美好、喜愛自然懷抱、享受降康生活的氛圍。俗話說「慢慢來比較快」,唯有打開心眼覺察周遭環境的改動與需求,才能真正在轉型路上針對痛點確實改善,並且放大自身優勢,尋找適切的綠色永續決策。

#智慧城市運輸
根據估算,首都哥本哈根若是希望達成2050年城市碳中和的目標,至少有75%的移動須改由大眾交通、腳踏車與步行。因此,在智慧城市運輸上,須加速轉換電動與生質能,並且提高大眾運輸密度、增加自行車使用空間。此外,智慧能源系統鼓勵電動車使用,民眾在夜間離峰充電時電費較為便宜,此舉亦能降低電力系統負擔。

#風力發電領頭羊
丹麥的再生能源使用上,以風力發電技術聞名全球,其中又以離岸風電的成果最為豐碩。2021年丹麥政府宣布,為了達成氣候承諾,計畫將在波羅的海與北海各自打造全球第一座人工能源島(Energy Island),作為離岸風電的海上中樞,並獲得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協助。北海人工島初期將規劃3GW的離岸風電,未來有機會擴大至10GW以上,島上將配置除能與電力多元轉換(Power-to-X)設備與輸電與互聯用的高壓直流(HVDC)轉換器。

#海洋運輸大國
丹麥集裝箱海運龍頭馬士基集團(A.P. Moller Maersk A/S)宣布,2023年將航行全球第一搜碳中和貨櫃船,其中船是使用了以再生能源電解製造的綠色甲醇(green methanol)作為燃料。

#能源轉型先鋒
丹麥從過去的高度依賴煤炭,如今轉型為再生能源大國。風力能成為再生能源的主力,此外,家戶與新舊建築善用隔熱方式提升整體用電效率。生質能則是暫時取代化石燃料與廢熱發電,丹麥政府期望最終將進化以生物氣體(沼氣)與太陽能發電。在夏季時,為了降低城市家戶中的溫度,以海水管線運輸至家中,減少空調能號。於此同時,亦建立能源供給即時連線地圖,包含能源供應、運輸與碳排放等數據。